月饼里的中秋味

“明月几时有,把酒问青天”。赏着圆圆的秋月,闻着淡淡的桂香,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如约而至。

中秋节,又称祭月节,月夕,秋节,仲秋节,拜月节,团圆节等,中国传统文化节日,在每年农历八月十五。自古便有祭月,赏月,吃月饼,看花灯,赏桂花,饮桂花酒等民俗。

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呢?回答这个问题,得从月饼的来历说起。唐朝初期一个秋天,一队吐蕃商人来到长安,将带来的许多礼品进贡唐高祖李渊。中秋夜晚,唐高祖请群臣一起赏月,分吃到吐蕃商人所献圆饼,皇帝和臣子边赏月边吃饼,并将圆饼改名为月饼,这就是最早的月饼。早上起来了解完中秋节习俗之后,突然小红书上刷到做月饼的视频,好像也挺简单的,于是我跟妈妈商量能不能自己做月饼,没想到妈妈说前几天就买好了材料。

我们开始准备做月饼的材料:一袋预拌粉,磨具,紫薯,绿豆,黄油,炼乳,果蔬粉,白糖。首先要准备馅料,我们准备做点低糖低脂的月饼,就准备紫薯馅和绿豆馅。先把紫薯去皮和绿豆一起放进蒸箱蒸四十分钟。这个时间开始准备月饼皮,妈妈买的是澄粉,专门做冰皮月饼的面粉,一袋500克的面粉加500克烫水,翻拌均匀,很快一团又白又胖的面团就做好了。很快紫薯和绿豆也蒸好了,用料理机打成泥,加黄油,炼乳,白糖,再搅拌均匀,馅料也很快准备好了。接下来就是把馅料和面团分成小份,我们查了资料,馅料30克,面团20克,我们拿来电子秤,我跟姐姐分工,一个人负责馅料,一个人负责面团,奶奶也被我们吸引过来帮忙了。很快一个个圆圆的小球就搓好了,接着把面团擀开,把馅料包进去。接着我把馅料塞进模具里,可是压出来的月饼几次都没成功,有的皮破了,有的样子很丑。后来经过奶奶的指导,终于做成了圆圆的月饼。

晚上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,赏着圆月,品尝着自己做的月饼,月饼甜甜的味道在口中散开,不仅是味蕾的享受,更是一种幸福的滋味。这个中秋节,因为有了自己亲手做的月饼,变得更加有意义。

此条目发表在童言纪分类目录。将固定链接加入收藏夹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