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隐约记得黄老师好像说过,博物馆是一座城市的灵魂。唉呀,就算没说这个原话,但肯定总是鼓励我们,要多逛博物馆。
去过很多地方的博物馆,但唯独西安,来过两次了,每次都约不到陕博的门票,有一次还是无奈的拿西安市博物馆临时充了个数。
这个元宵节,爸爸终于约到了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门票。我就像揣着神秘邀请函般,终于踏入了这座文化殿堂。
一走进博物馆,我就被 “青铜之光” 展区的鎏金铜蚕勾住了脚步。它躺在玻璃展柜里,被暖黄色的灯光照着,金灿灿的像裹了一层蜂蜜。小蚕只有我小拇指那么长,身上的小脚却数得清清楚楚,感觉下一秒就要扭着身子爬走啦!导览屏说它是在丝绸之路起点挖出来的,是汉朝人养蚕做衣服的证据。我轻轻摸了摸玻璃,好像突然听到了 “叮铃叮铃” 的驼铃声,看到骆驼队驮着亮晶晶的丝绸,摇摇晃晃地走向沙漠深处。
再往前走,何家村遗宝展区简直像个宝藏山洞!镶金兽首玛瑙杯太酷了,玛瑙上的花纹就像动画片里的云朵在飘,兽头的眼睛瞪得圆圆的,好像在说 “别碰我”!还有葡萄花鸟纹银香囊,转一转居然不会洒出香料,就像装了个隐形的小陀螺,古人也太聪明了吧!我站在展柜前,眼睛都舍不得眨一下。
最后,我来到唐代壁画珍品馆。墙上的小姐姐们梳着高高的发髻,裙子飘啊飘的,连笑起来的小酒窝都看得清!我盯着画看了好久,突然觉得自己穿越到了古代的元宵节。长安城到处挂着大红灯笼,街道上挤满了穿漂亮衣服的人,大家一边吃元宵一边看花灯,热闹得不行!
逛了三四个小时,走出博物馆,拖着那双沉重的好像不属于自己的双脚,在寒风中品尝了一支陕博的文创雪糕之后。我忽然明白,黄老师教会我的不仅是逛博物馆的习惯,更是一把打开历史之门的钥匙。每一件文物都是时光的信使,而这习惯,或许就是属于我的 “传家宝”,让我在岁月长河里,不断与文明对话。